原文地址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32720335444395427&wfr=spider&for=pc
本文解释的重点问题是:
中国县制的发展历史
Notes:
- 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》,强调以县域为基本单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,并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县城的城镇化: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;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,融入邻近大城市;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;保障县城建设正常用地需求
- 下一阶段的城市发展,将不再像以往那样大拆大建,而是更多考虑大小城市协调发展 ,既顺应县城人口流动的趋势,补齐县城的短板,在使基层得到实惠的同时,也避免过多人口只能涌到大城市寻找机会而带来的“城市病”。 ^yz3b26o
- 几乎所有在现在人们看来是“城市”的,在古代大抵都是“县城”,古时候并不存在“市政府”的概念
- 社会学家马克斯•韦伯有一个著名的断言:“中国无城市”,就是指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自治的市民共同体(尽管罗威廉主张像汉口可能是例外),甚至也没有“市民”,市镇也一直都未能成为一级政区
- 日本的“县管市”的体制: 日本地方行政区划分为都(直辖市),道(省),府(地级市),县,市(县级市),町,村
- 1927年,国民政府终于将部分城市从所属政区中划出来,分为两等:特别市(后改直辖市)和普通市(即省辖市)。两者划分的主要标准是人口:像上海这样人口过百万的称“特别市”,一般的普通市与县相当,但人口20万以下的市仍归县长管辖。目前台湾的行政区体制
- “县级市只不过是县城更大一点的县”
- 当下的县市体制浓缩了几十年来的发展,即便是中国人自己,也经常搞不清楚里面的复杂门道。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,“市”可以表达如此多不同层级行政区的:既可能是直辖市(但像重庆其实是一个省),也可能是地级市(如苏州市),其中有一些还是比一般地级市权限更高的副省级市或计划单列市,更有许多县级市,而县级市是归地级市管还是省直管,差别也很大。
- 实践证明,海南省取消地级政区层次,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,避免了县被地级市“刮”的可能,但这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:除了海口、三亚之外,其余各市县的发展没有重点,缺乏增长极带动,呈现低水平均质发展的局面。
Q:
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
由省级行政区、地级行政区、县级行政区、乡级行政区组成
- 省级行政区: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特别行政区
- 地级行政区:地级市、地区、自治州、盟
- 县级行政区:市辖区、县级市、县、自治县、旗、自治旗、特区、林区
- 乡级行政区:街道、镇、乡、民族乡、苏木、民族苏木、县辖区